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出國指南/俄羅斯旅遊城市:聖彼德堡



【中文題名】:俄羅斯旅遊城市:聖彼德堡

【外文提名】:Saint petersburg

【分類號】:K951.2

【關鍵字】:聖彼德堡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德堡是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的行政中心,它座落在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口,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個島嶼及河漫灘組成。包括衛星城和郊區共占地1350平方公里,有人口460萬(2002年10月)。

     

     聖彼德堡曾作為俄國沙皇首都達兩個世紀之久。1703年,彼得大帝在波羅的海之濱從瑞典人手中奪得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城市,把它命名為聖彼德堡──一個帶有鮮明的日爾曼語系特徵的名字,以此顯示俄國向西方敞開大門的決心,俄國終於獲得了一個連接西方的出海口,一個面向西方的窗戶。1712年,俄國首都從莫斯科遷至聖彼德堡。此後一直到1918年3月,在這200餘年的時間裏,聖彼德堡一直是俄國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在1914年去掉了首都名稱中的日爾曼語系色彩,將其更名為彼得格勒(petergrad)。1924年1月列寧逝世後改稱列寧格勒(leningrad),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恢復了它的歷史名稱──聖彼德堡。

     

     聖彼德堡是俄國革命的搖籃。1825年十二月黨人舉行的要求廢除沙皇、解放農奴的武裝起義,1905年至1907年第一次俄國革命,1917年二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及1917年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都發生在這裏。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經受住了德國法西斯軍隊近900天的圍困。1965年,它榮獲了蘇聯最高蘇維埃授予的“英雄城”稱號。

     

     聖彼德堡地勢較低,海拔僅1.2-2米。屬受海洋性影響的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8℃,積雪期持續132天,結冰期從11月中旬至來年4月中、下旬。夏季溫和,7月平均氣溫17.7℃。年降水量585毫米。市內水道縱橫,僅涅瓦河的分支就達50條之多,橋樑遍佈,700多座橋樑把各個島嶼連接起來,風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稱。在聖彼德堡眾多的橋樑中,其中的21座橋樑在淩晨2至5點之間打開,以讓輪船通過。每到夏季的夜晚,河邊總是聚集著許多旅遊者前來觀看吊橋開啟的情景。

     

     聖彼德堡因地處北緯60度,仲夏時節,日照近20個小時,落日餘暉久久映照天際,在短暫的黃昏之後,又開始出現晨曦朝霞,剛落下的紅日再次冉冉升起,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間的“白夜”奇觀。

     

     大聖彼德堡市在芬蘭灣東端(包括科特林島)形成一個巨大的馬蹄形城鎮群:北岸是居民區、療養區和旅遊區;南岸是文化和商業中心;東面溯涅瓦河伸展到伊萬諾夫斯科耶。市區被涅瓦河支流分成4個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是“海軍區”,大、小涅瓦河之間是瓦西裏耶夫斯基島區,小涅瓦河與大涅瓦河之間屬彼得格勒區,大涅瓦河以東是維堡區。

     

     聖彼德堡還是俄羅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於城市西南部,河流兩岸都建有花崗石的堤岸,港區築有防護堤,人工水道與科特林島上的喀琅施塔得軍港相連。港區主要進口金屬管道、工業裝備、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機器、木材、煤炭、鉀鹽和黃鐵礦。客運主要集中在夏季(經波羅的海至英國)。小型海輪可沿涅瓦河到達拉多加湖,並在此與俄羅斯歐洲地區內陸水系相聯,經拉多加湖、斯維爾河、奧涅加湖及白海運河。輪船可進入白海,與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線相聯,經奧涅加湖、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輪船可抵達伏爾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亞速海。

     

     城市交通發達,有10條鐵路幹線呈放射狀通向赫爾辛基、華沙、莫斯科及俄羅斯其他大城市。

     

     聖彼德堡是一座文化名城。這裏有彼得大帝時代建起的科學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個科研機構。其中著名的有1724年成立的國立聖彼德堡大學、國立聖彼德堡技術大學、北極和南極研究所以及永凍土研究所。市內建有50多所博物館,被譽為博物館城,著名的俄羅斯博物館創建於1895年。城內的俄羅斯古建築群享有盛名,屬於18世紀早期的主要建築群有:彼得保羅要塞及彼得保羅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軍部島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園及園中的夏宮等。這些建築群具有俄國早期巴羅克式建築的特徵:古樸、雄偉、穩重。18世紀後期的建築有斯莫爾尼宮、冬宮、塔弗列奇宮、阿尼奇科夫宮(十月革命後改名後少年宮)。19世紀初的主要建築有:宏偉的喀山大教堂、高達101米的伊薩克基輔大教堂等。許多俄國著名詩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萊蒙托夫、高爾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從事創作。

     

     聖彼德堡是俄羅斯僅次於莫斯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方中心城市,又稱“北方首都”。它擁有4000多個工業企業,其產值占俄羅斯工業總產值的6%,工業品暢銷全國。工業以艦船、動力機械等製造業為主,造船業規模在獨聯體居首位,能生產大型原子能破冰船,還生產各種車輛、電機和兵器。其次為化學工業,生產過磷酸鈣(以柯拉半島的磷灰石為原料)、輪船和其他合成橡膠產品、塑膠及其製品以及合成纖維等。紡織、食品和日用消費品工業也很發達,有棉、麻紡織品、服裝及靴鞋業等。工業所需電力來自附近的泥炭發電站以及沃爾霍夫河、斯維爾河、武奧克薩河上的水電站。

     

     俄羅斯歷史名城聖彼德堡:300年的變遷與輝煌

     

     聖彼德堡市算不上“高齡”,與擁有千年歷史的俄羅斯古城大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以及具有850多年歷史的莫斯科相比,聖彼德堡也只是個“小夥子”。然而,即將展開的紀念聖彼德堡建城300年的規模宏大的慶祝活動,卻是前所未有的。難怪評論家在報上撰文說:“這次紀念活動可與加冕典禮相提並論。”

     

     不知情的人也許會說,不就是因為聖彼德堡是現任總統的故鄉嘛。不錯,弗拉基米爾?普京是聖彼德堡人,總統班子的大部分人也來自聖彼德堡,是總統的同鄉。然而,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人由衷地景仰自己的“北方首都”、“北方威尼斯”。的確,聖彼德堡是個命運獨特、風貌不俗、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

     

     根據慶祝計畫,在聖彼德堡5月27日“生日”當天,安放在彼得保羅要塞一個棱堡上的152毫米榴彈炮將再次發出空爆彈。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在來自全世界的貴賓面前親自操作。

     

     慶祝計畫在“白夜”的映襯下從5月23日開始啟動,這種神奇的效果得益於聖彼德堡處於北緯60度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聖彼德堡與世界各國的52個城市有著密切聯繫:芬蘭的圖爾庫、西班牙的巴賽隆納、英國的曼徹斯特、伊朗的伊斯法罕、中國的上海、日本的大阪,以及印度的孟買等等。

     

     節日期間,全市精心整修的所有宮殿都將對遊人開放。5月31日,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將觀賞重新修復的琥珀廳。這是俄羅斯建築師、美術家和寶石匠師24個寒暑辛勤工作的結晶。

     

     俄羅斯政府為建城300年慶祝活動投資不菲。計畫的預算幾經修改,最後確定為807億盧布(1美元約合30盧布)。其中大部分資金用於修築防洪工程、修建環路和修復名勝古跡,以及改善城市基礎設施。

     

     瘋狂的沙皇構想傳奇的城市 

     

     據法國《費加羅雜誌》文章,1703年,當彼得大帝作出要在涅瓦河河口建一座城市的決定時,人們都驚呆了。在波羅的海附近荒涼的沼澤地帶建一座城市,這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人們更難以想像這樣一座城市會長期存在下去。然而,3個世紀過去了,作為俄羅斯歐洲部分象徵的聖彼德堡卻依然存在。它的長期存在證明,當時被視為瘋狂的這一沙皇構想是有道理的。 

     

     彼得大帝要在那裏建一個要塞,以鞏固他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戰果、對付桀驁不馴的瑞典人、防止瑞典人從海上發起進攻嗎?他要使這個建於荒涼地帶的要塞今後成為他的國家的首都嗎?1703年5月,要塞已基本成形,他在城外修建了一座供他個人使用的小木房。這表明,他要使這個城市成為國都。 

     

     工程的開始階段有一個傳說,說這座城市的具體修建位址是根據一隻鷹的指示確定的。那只鷹暗示,聖彼德堡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中心。 

     

     但彼得大帝親自領導艱巨的城市修建工作。波羅的海附近是沼澤地,那裏沒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也沒有能提供石料的採石場,所需要的木材和石料都必須從遠處運來。在這之前,首先必須把沼澤裏的水排幹。 

     

     彼得大帝從國外請來建築專家,讓這些專家把知識傳授給俄羅斯人。龐大的施工隊伍是由農奴和士兵組成的。這項工作與其說是一項正常的建築工作,還不如說是一種苦役。許多人死於這種“苦役”,逃跑的人也很多,當局便不斷從農奴及民眾中抓來新的勞動力填補施工隊伍。 

     

     起初,工程以木材和土方為主要建築材料,但漸漸地,石料成了主角。從1710年開始,被強迫遷入該城的居民每個人必須提供100塊石頭,其他每個進城的人也必須帶入一些石頭。逐漸修建起來的這座城市面向大海。按照彼得大帝起初的計畫,它必須取代阿爾漢格爾斯克成為整個俄羅斯面向歐洲的商業中心:彼得大帝的雄心是“促使”俄羅斯成為歐洲國家。 

     

     修建了聖彼德堡以後,還必須充實這座城市的人口。沙皇頒佈了一系列敕令,規定莫斯科的某些社會階層或行業的人(如軍人與商人等)必須移居聖彼德堡。這是一種令人恐懼的移居,因為聖彼德堡草創不久,經常受到火災和洪災兩大災害的威脅。但是,儘管住在這座城市裏很危險,該城的居民卻在漸漸地增加:1725年為4萬人,1750年達9?5萬人,1800年便增加到22萬人。

     

     發展道路曲折風格越來越豐富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時,他的這個首都一度處於危險之中。許多人主張返回莫斯科,彼得大帝的遺孀面臨巨大壓力。雖然葉卡捷琳娜一世頂住了這一壓力,但她的繼任者――――年輕的彼得二世卻讓步了,他到前首都莫斯科接受加冕並住在了莫斯科。在3年的時間裏,聖彼德堡蕭條了。但是,1732年,女王安娜回到了聖彼德堡。在她統治時期,東西兩個首都一直保持著一種平衡。 

     

     1762年上臺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結束了在聖彼德堡和莫斯科之間搖擺的歷史,聖彼德堡終於成了帝國的唯一首都。女王著手規劃整個聖彼德堡的格局,按照自己的更為傳統的藝術風格策劃修建了一些建築物。彼得大帝根據荷蘭人的啟發已經使聖彼德堡具有了義大利城市的風格,他的女兒伊莉莎白的努力則進一步使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的“北方威尼斯”。而在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時期,聖彼德堡更具有了新古典主義的色彩,成為歐洲最豪華的城市之一。葉卡捷琳娜二世公開拋棄了把莫斯科作為另一個首都的主張。在她執政的34年裏,她只4次到過莫斯科,並且每次在莫斯科住的時間都比較短。 

     

     按照建造者們的設想,聖彼德堡應當成為一個港口城市和國家行政管理城市。到18世紀時,聖彼德堡又開始同時扮演第三個角色:成為國家現代經濟的一極。冶金工業和棉紡工業在那裏發展起來了,同時出現了一些銀行和保險公司。城內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外國人(特別是英國人)。 

     

     儘管聖彼德堡取得了很大發展,但許多俄羅斯人仍然懷念莫斯科。1824年,聖彼德堡遭遇特大洪災,這使得關於聖彼德堡和莫斯科的爭論又重新變得激烈了。彼得大帝當初的決策錯了嗎?關於這個問題,作家赫爾岑回答說:是的,他錯了,因為這座城市沒有歷史,也沒有前途。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答也同樣無情,他認為那些宮殿都顯得“矯揉造作”,是當時思想界混亂不堪的象徵。然而,當初開始建造這個城市時,一切都是按照首都的設計進行的,風格是連貫的。不過,後來的歷任統治者在任期間都修建了一些自己的建築物,這些新增的建築物或者參考莫斯科的俄羅斯風格,或者借鑒西方的現代風格。所以,從1725年以後,聖彼德堡就不斷變化著,風格越來越豐富,規模越來越大,但整個城市仍保持著驚人的和諧色彩。

     

     十月革命聖地復活的美麗都市

     

     到20世紀初期,聖彼德堡在人口和經濟方面充滿活力。與此同時,聖彼德堡在文化上也經歷著革命性的變化。當時已是白銀時代(與普希金時期的黃金時代相對而言)。在文化沙龍、學者協會甚至酒館裏,到處都能聽到討論哲學或宗教問題的聲音,到處都能聽到朗誦詩歌的聲音。

     

     當時,聖彼德堡的知識份子都嚮往大變革,鼓動工人群眾(聖彼德堡的工人人數在不斷增加)起來造反。1905年和1917年的革命正是始於這個形勢一直不穩定的城市,俄羅斯的議會生活也是從這裏開始的。

     

     雖然列寧領導的1917年十月革命是以聖彼德堡為中心,但是在1918年1月9日,列寧及其政府離開了聖彼德堡,決定把莫斯科作為後來蔓延到全世界的革命的策源地。於是,長期以來關於兩個首都的爭論結束了。1924年,列寧去世,聖彼德堡從此變成了列寧格勒。

     

     1991年舉行的一次公民投票卻又使歷史回到了它的起點:聖彼德堡復活了。但是,俄羅斯的首都還是莫斯科。遷都以後,俄羅斯的政治和行政生活、投資活動以及重大經濟決策都集中在莫斯科了。

     

【序號】:7795

關于“出國指南/俄羅斯旅遊城市:聖彼德堡”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