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出國指南/烏幹達


  壹、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中國與烏幹達于1962年10月18日建交。自1962年至1985年,兩國關系發展平穩,受烏政權更叠的影響不大,但高層交往較少。1971年,在第二十六屆聯大會議上,烏投票支持恢複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1986年烏全國抵抗運動執政後,中烏雙邊合作擴大,高層互訪增多,兩國關系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烏于1996年和1997年兩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會議上支持我立場。2000年,烏支持我維護和遵守《反導條約》提案。2005年,烏支持我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建交後,中方訪烏的主要領導人有:谷牧國務委員(1987年4月);錢其琛外長(1991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李瑞環(1991年7月);中國政府特使、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1992年4月);姜春雲副總理(1997年4月);唐家璇外長(1999年1月)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199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200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2001年1月);李肇星外長(2004年1月);溫家寶總理(2006年6月)等。烏方訪華的主要領導人有:奧博特總理(1965年7月);穆萬加副總統(1984年8月);穆基比外長(1987年1月);穆塞韋尼總統(1989年3月、1996年1月和2004年5月,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第二副總理兼外長塞莫格雷雷(1989年3月);魯貢達外長(1996年1月);第壹副總理兼外長卡泰加亞(1992年以第壹副總理兼抵運全國政委身份,1998年4月,2000年10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副總理兼旅遊和貿工部長阿裏(1999年7月);第三副總理兼外長瓦帕卡布洛(2002年4月);國民議會議長塞坎迪(2002年10月)、總理恩西班比(2003年9月)等。

  二、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自1962年至今,中國援助烏幹達建設的成套項目主要有:奇奔巴農場、多禾農場、坎帕拉制冰廠、沼氣池、食品陶瓷研究中心、國家體育場等。中國還向烏提供了解放牌自卸車以及食品陶瓷研究和小型加工設備及部分配套設施。中國在烏幹達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始于1987年,主要領域爲房屋和路橋建設。目前有四川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10家中國公司在烏開展承包業務。中烏貿易始于1960年。2006年中烏雙邊貿易額15559萬美元,其中我出口13780萬美元,進口1779萬美元。中國對烏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電産品、紡織品、服裝、醫藥、陶瓷器皿、鞋類等,從烏進口的商品主要爲咖啡、塑料等。

  中烏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烏幹達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烏幹達共和國政府關于相互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2004年)

  三、在文化、科技、教育與軍事等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建交以來,中國與烏幹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兩國于1985年6月簽署文化合作協定。1999年8月,兩國簽署中烏文化合作協定2002~2004年執行計劃。自1959年以來,中國共接收烏獎學金留學生261人。目前烏在華留學生33人。從1983年至今,中國已向烏派出12批醫療隊,目前中國在烏有醫療隊員8人。

  烏軍方訪華的主要有:國防部長尼揚格韋索(1973年9月);民族解放軍司令奧凱洛(1982年9月);副總統兼國防部長穆萬加(1984年8月)和國防國務部長姆巴巴齊(1993年、1996年和2003年)等。1996年1月,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精松上將,2006年11月,總政治部副主任劉永治上將訪烏。


關于“出國指南/烏幹達”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