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出國指南/秘魯旅遊城市:納斯卡



【中文題名】:秘魯旅遊城市:納斯卡

【外文提名】:Lineas de Nazca

【分類號】:K977.8

【關鍵字】:納斯卡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

       

     納斯卡文化是指位於現在秘魯南海岸納斯卡谷地及其周圍的皮斯科、欽查、伊卡等谷地的南美洲中早期(約西元前200-西元600年)印第安文化。出土文物主要是陶器。納斯卡彩陶常用四種以上顏色繪製,所繪人、獸、鳥、魚及花草樹木等具有自然主義風格,但較呆板生硬。早期納斯卡陶器多為開口碗或帶提梁的雙嘴罐,彩繪簡單粗放;晚期納斯卡(伊卡)陶器形狀較多樣,已有一些模仿人形的器物,圖案亦較精緻。

     

     美國人保羅·科索科在納斯卡地區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統時於1939年發現。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南300多公里處。是散佈在250平方公里乾燥沙質地表上的眾多深幾十釐米、長幾百米到幾公里不等的巨大線條。以筆直的直線和箭頭型為主,也有其他幾何圖型和動物圖案,如蜂鳥、卷尾猴等。因尺寸巨大,需乘飛機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有關線條的製作者和製作目的有許多猜測。主要推測認為,這是創造過納斯卡文化的古印第安人的作品,是古代人奇特的天文日曆;或是印第安人的灌溉系統;或道路,或與印第安人的宗教祭祀活動有關。甚至有人認為可能是外星人修建的飛船著陸標誌。但從西元前3世紀到西元5世紀納斯卡文化留下的陶器上的圖形看,納斯卡文化同巨型圖畫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基本上可以肯定,線條出自創造納斯卡文化的古人之手。1932年,德國婦女瑪麗亞·莉切來到秘魯研究印第安文化。1946年莉切定居納斯卡地區開始對線條進行研究,後出版《秘魯的納斯卡潘帕的秘密》一書。為保護線條,她每日清掃覆蓋在上面的沙石,常年不輟,直至1998年去世。秘魯政府特為她舉行國葬,以表彰她以畢生精力保護這一文明遺產。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94年12月14日決定將這一遺跡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秘魯境內的納斯卡高原是一塊貧瘠而荒涼的地帶,但這裏蘊藏著我們世界上一處偉大的神秘景象。這片荒漠上有著數以千計的線條、幾何圖形和數百的圖畫及螺旋形線條——猶如寫生簿中的一頁。筆直的線條長達好多公里,圖形的長寬都有幾百米。為製造這些圖案,深色石頭的表層都被削去了,使下面較淺的一層顯露出來。是誰把這些石頭削掉,創造這些奇怪的圖畫的?它們的意義何在呢?

     

     這些線條和圖形只有從空中才能真實地看到。所以,多少個世紀以來人們走遍了這片荒原,卻什麼都沒有發現。

     

     南美大陸實際上是一片富饒的土地,但是一股寒冷的洋流在西海岸沿岸形成了一片狹長的荒漠。納斯卡草原被太平洋和高聳的安第斯山脈所包圍,經常雲霧繚繞,但雨雲卻不在這裏停留。這片土地荒涼而貧瘠,乾旱得一如撒哈拉。或許正是這種景觀給納斯卡的荒漠圖案帶來了最初的極大成功。

     

     誰創造了它們?它們的意義是什麼?這些仍然是個謎。極度乾燥的氣候和偏遠的地理環境使這些線條得以保存了數世紀之久。但如今,大批遊客的到來和氣候的變化,使它們面臨著危險。頻繁的降雨使它們有被沖刷殆盡之虞。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它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單。

【序號】:6047

關于“出國指南/秘魯旅遊城市:納斯卡”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